(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进入新时代,推进家校合作育人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教师处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担负二者交流“纽带”的作用与责任。因此,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既是学校教育的必需要件,也是家庭教育有效开展的必要的支持力量。家庭教育的开展越来越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担任了家庭教育指导员和专业咨询顾问的角色。只有切实提升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家校社合力育人才能得以有效实现。 教师家教指导力是 家校合作育人的关键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家校合作育人需要构建内外结合的“双循环”系统。其中,“内循环”是指以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学校为主体,教育专业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人士合力推进的发展循环;“外循环”是指集党委、政府主导的教育部门、相关职能部门、社区和国际元素于一体的社会大环境优化。 在“双循环”系统中,政府推动力、社会协作力、教师指导力和家长胜任力构成了家校社合力育人“一体四维”的能力系统结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因为,教师一头连着“学生”,一头连着“家长”(家庭)和“社会”,在整个合作育人体系中起到了枢纽作用。发挥教师在家校协同育人中的积极作用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是教师指导家校合作育人能力的内核。 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简称“教师家教指导力”)是指教师通过多种学科的教育理念、手段、技术和方法,对实施家庭教育的家长从理论、方法、内容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素养、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一种能力,其内容包括理念引领、行动规范、育人智慧培养等多个方面。教师家教指导力是教师在新时代必备的新能力,可以丰富、完善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结构。 教师家教指导力具有三个基本属性。首先,教师家教指导力是教师的一种育德能力。教师通过指导家长更好地实施和推进家庭教育,培养学生崇真、向善、尚美的人格来显现其育德取向。其次,教师家教指导力是教师的一种育己能力。无论是与家长日常沟通,还是参与家长培训辅导,教师在指导家长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反省、改进自身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再其次,教师家教指导力是教师的一种通识能力,是新时期教师的必备素养。 教师家教指导力包含五种能力要素从内在结构来看,教师家教指导力主要包含认知能力、沟通能力、情感能力、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五种能力要素。各要素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通过协同育人的目标指引,在教育规律中形成独特的运行机理。 其一,认知能力。认知能力的具备让教师能够在教育情境中对于其所面临的事件作出一种基本的自主性反省和回应,主要反映在教师的洞察能力、觉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等。教师的认知能力是一种基础性和综合性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教师就能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理解家庭教育指导情境的差异性与特殊性。 其二,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教师作为职业从业者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和素养。在开展家校合作育人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家长沟通、与学生沟通、与相关教师沟通、与学校领导沟通,甚至与社会相关部门沟通,是一个多元、多向的信息分享、梳理与交互传输的过程。教师要通过沟通,协调家庭教育中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学校教学与家庭指导的关系,及时处理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其本身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其三,情感能力。教师家教指导力是教师对于家庭教育产生“热爱”情感的一种表达,其内核是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情感、对家长的情谊,归根到底是一种教育情怀。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需要“走进”家庭教育关涉的各个教育主体,尤其是“走进”家长与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需要对他们有充分的理解与共情,以一种“走心”的指导达到家庭和学校协作育人的预期。可以说,情感能力是教师家教指导力是否达到专业化的“标识符号”和“分水岭”。 其四,协作能力。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既有教师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又有教师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要有效地处理这些“关系”,协作必不可少。现实中,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主要是针对一些家庭教育的缺失、理念和方法的不科学、关系的不和谐等现状,大都在一种矛盾、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围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这个一致的目标开展,只有通过有效的协作,才能化解矛盾,达到“关系”的平衡。因此,提高教师家教指导力就是力求通过高效的协作,将不确定性、不和谐性转化为一致性、和谐性。 其五,管理能力。教师的管理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占主导地位,指作为管理者的教师按照既定目标、任务和决策要求,进行统筹安排,把各种资源有效地组合起来,协调一致地保证计划和决策顺利实施的能力。自我管理是一种内在素养的修炼和提升,需要教师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在对管理对象和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时,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自我素养和管理道德,进一步处理好与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提升管理和指导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倾向于在实践中提升家教指导力本课题组在对8个省份开展的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建设的专题调研中发现,有98.6%的教师认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至关重要,超过七成的教师认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只是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也不只是家庭教育出现严重问题急需采取措施的被动要求。 调研数据还显示,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科教师,都能参与到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但教师开展指导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还不能满足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需要。“21世纪初上海家庭教育发展预测研究”结果显示,七成多的指导者和管理者(包括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了解得不全面,75.8%的指导者和管理者在校期间没有学过相关的理论知识。 作为成人学习者,教师倾向于在实践中学习、带着问题学习,追求学以致用。对教师“希望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方式”的调研结果显示,六成教师选择了“通过参加家庭教育指导的业务研讨(即基于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交流)”“通过自学和自我实践”,远远高于选择“通过参加面授专题培训”的教师和“通过网络课程培训”的教师。一方面是因为家庭教育较为复杂,不同家长有不同的需求,家庭教育指导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另一方面,已有的关于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培训课程不能满足教师的实践工作需要,或者说教师认为“不太有用”。因此,在进行教师家教指导力提升的相关培训时要考虑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和教师的实际需求。 (作者倪闽景系上海科技馆馆长,张竹林系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本文系“教师指导家校合作育人的能力与路径研究”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