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高考作文有其特殊性,所以在复习备考的最后几天,考生如果能从五个方面入手,准确把握作文本身的特点,依然有可能提高作文得分。 一是把握作文形式。写文章是有章法的,如传统的“凤头、猪肚、豹尾”,比如现在写议论文常说的“引论、本论、结论”等。这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在文体方面,基本要求为议论文和记叙文。从考场写作实践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考生选择文体为议论文,但是很多考生写的议论文结构不明、文体不清。议论文的结构通常有“引论、本论、结论”和“引议联结”两种形式。在高考作文备考时,大部分教师将其归纳为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正反式结构等。 在最后阶段,考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搞清楚议论文的结构,并把自己平时写好的作文拿出来,再次回味、反思,并参照教师平时发的例文进行修改。书信和演讲稿这两种文体这两年虽然没有进入写作命题范畴,但是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备考。考生在写好议论文的基础上,应进行文体变换练习,学会把议论文修改成符合命题要求的演讲稿、书信等文体。 二是做好文面写作。主持人杨澜曾经指出,没有人会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这句话的意思是,内在美虽然重要,但外在美同样也不能轻视。这句话放到作文写作上,就是卷面必须工整。文面在作文评分中仅占几分,但实际上对作文得分的潜在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几分。考场上写作,要把字写规范、写清楚,尽量不连笔。每个字不要把格子占满,只占格子2/3为宜,整个字的走向应该一致。 考生一定要注意段落的安排,不要写成三段式作文甚至更少段落,同时不要有超长段落。段落一般不少于5段,不多于8段。考生在写作时,要有意识地控制段落,不要接连几段过于冗长,接连几段又过于简短,这样会导致段落轻重失调。最佳段落安排方式是长短夹杂,同时依据内容确定段落,一段只表达一个意思。 三是实现一材多用。新闻写作对素材有一句至理名言:“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可是这句话并不适用于作文备考的素材积累。因为从实践来看,考生很难掌握最新的材料,考生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掌握最新的素材。但是考生可以从多角度去利用材料,将一则旧材料写出新意。高考作文素材的准备,不一定多多益善,在作文备考的最后阶段,考生要以整理现有作文素材为主,并用一则材料去对标多个作文题目,实现一材多变、多用。 四是强化分块练习。作文是讲章法的,在最后阶段,考生在掌握整体形式的基础上,把一篇作文按照“凤头、猪肚、豹尾”,或者“引议联结”的形式予以拆解,在拆解过程中,找到自己擅长写的部分和不足的部分,对擅长写的部分要适度“培优”,对不足的部分则需强力“补差”。以议论文为例,开篇是不是可以做到简明扼要地引材,并据此写出恰当的观点,从而快速入题?主体部分的结构是否清晰,素材和观点的展现是否联系紧密,素材的写作是否简明?整篇文章是否衔接紧密,是否因为写作习惯不佳导致个别段落太长,从而显得突兀,影响得分?这些写作习惯导致的过长段落,通常叙述不简明,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有意识地强化训练。 五是强化审题训练。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以《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情节为写作引言材料,部分语文素养不高的学生被关于《红楼梦》的引言材料吓到,导致不敢写作。其实这则引言材料并不是很重要,真正决定写作方向的是“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这段文字。考生在备考时多进行审题训练,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审题水平,同时还可以在以前的高考作文题目审题训练中寻找写作方向,做到有备无患。 作文写作备考应贯穿复习备考全阶段,即使是在最后阶段,只要我们不放弃、方法得当,依然有提升的空间。 (作者单位系成都高新区成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