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禁止孩子吃糖,总能说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吃糖会长“虫牙”,吃糖会变胖,吃糖会越来越笨等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尽管孩子们天生就对糖有无与伦比的喜欢,但却常常逃不出家长的管教,很少能吃到甜食。
然而,虽然家长控制孩子吃糖,是为了孩子身体健康着想,可完全禁止孩子吃糖真的就是好事吗?
那些从小没吃过糖和被允许吃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差距很明显,关于孩子吃糖这件事,或许我们不应该管得过于严苛。
孩子爱吃糖是天性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爱吃糖其实是孩子们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现在我们幻想这样一个场景,远古时代,一位原始人小朋友来到一片结满各种果子的树林,目光被五颜六色的果子所深深吸引。
小朋友摘了一堆水果,依次放进嘴里品尝:酸的掉牙,随手丢掉;苦的,赶紧扔掉;甜的,感觉很开心,迅速吃掉。
在这种最原始的探索下,甜味在人类大脑中留下了最深刻的烙印:甜味是可以食用的,吃起来是安全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潜藏在基因深处的本能,当糖和孩子们的味蕾接触后,甜味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就会促使大脑释放多巴胺,令孩子感觉快乐,对糖爱不释手,糖成了全世界孩子最喜欢的食物。
从小没吃过糖和被允许吃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
1.会产生“过度补偿心理”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那些小时候没吃过糖的孩子,长大后会容易产生“过度补偿心理”,即因为小时候被禁止吃糖,心理上存在缺欠,长大后出现过度补偿的行为。
孩子小时候没吃过糖,等长大有独立经济能力时,会开始迷恋各式各样的甜食,喝碳酸饮料,买不同种类的糖果,疯狂地补偿自己。
反观那些小时候被允许吃糖的孩子,因为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反而会对甜食没有太大兴趣,长大后在吃糖的问题上也更理性。
2.亲子关系受影响
有家长可能会觉得:我不让孩子吃糖是为了他着想,怎么还会影响到亲子关系?难道为孩子好、管孩子还有错吗?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家长“谈糖色变”,不仅禁止孩子吃糖,还采取某些暴力手段,那么很容易对亲子关系造成破坏,使孩子失去安全感。
因为在孩子看来,吃糖能让自己感觉快乐,这并不是一件小事,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过于严苛,很容易会产生埋怨,认为父母太过不近人情,进而感到疏远。
3.体重有差距
现在社会肥胖人群越来越多,和糖分摄入超标有很大关系。
那些从小就喜欢吃糖,长大后也不加节制的孩子,确实会更容易体重超标,甚至可能因为肥胖,患上一些其他的并发症,比如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等。
而孩子从小吃糖比较少的话,体态上会更标准,身体也会比较健康。
孩子吃糖,家长要拿捏好分寸
对于孩子吃糖的问题,我们既不应完全放任,也不应完全禁止,关键还是要拿捏好其中的分寸,尽量做好下面这3点:
1.不主动给孩子买糖
既然我们不愿意孩子吃太多的糖,那么就不应该主动给孩子买糖,自己平时也要做好榜样,不在家中准备糖果,减少环境上的诱惑。
当然,通过这种方式完全禁止孩子吃糖并不现实,孩子很可能会闹着要吃糖果,我们还是要尽量坚持底线,即便是妥协,也要控制好购买量,避免孩子一次性食用过多。
2.为孩子准备替代品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禁果效应”,意思是有些事情越禁止,它对人的吸引力反而越大。
我们控制孩子吃糖也是如此,如果完全禁止孩子吃糖的话,那么孩子会对糖更渴望,所以要在家里准备一些糖的替代品,比如鲜榨果汁、新鲜水果、乳制品等等,降低孩子对糖的欲望。
3.适当允许孩子食用
缺少糖果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如果孩子很长时间没吃过糖,或者是在小朋友们互相分享、亲戚赠予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适当允许孩子食用,让孩子既能享受到糖的美味,又能建立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歪妈结语:无论是完全禁止孩子吃糖,还是任由孩子吃糖过量,都是不妥当的。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糖果就像一味必不可少的调味剂,我们应当积极引导,让孩子做到“科学吃糖”,体会到这种人类最原始的美好。
今日话题:你会禁止孩子吃糖吗?
我是@歪妈,家有萌宝一枚,专注于孕期、育儿方面的知识研究,更多的干货内容,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