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宝,父母自然是希望孩子永远亲近自己,什么都告诉自己,很多家长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可能小时候很依赖父母,但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可能就和父母不亲近了,甚至和父母产生了距离感,有时候十天半个月都不会和父母联系。
黄女士有一个正在上初二的女儿,女儿小时候,非常依赖黄女士,晚上睡觉都要和妈妈一起睡,每天黏着黄女士讲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但是伴随着女儿逐渐长大,黄女士发现,女儿跟她逐渐不亲近了,在家里女儿经常拿着手机玩自己的,黄女士问问题也是爱答不理的。
女儿读的是寄宿制中学,去了学校之后,女儿更是十天八个月不给黄女士打电话,就连微信也是需要生活费的时候才发一条,黄女士觉得很委屈也觉得不理解,为什么女儿跟自己不亲近了呢,她很想了解女儿的状况。
【资料图】
这天黄女士接到了妹妹打来的电话,妹妹表示侄女昨天给她打电话了,还给她说了自己学习的压力,听到这话的黄女士心里五味杂陈,为什么女儿有心事宁愿告诉小姨也不告诉自己,分明自己才是她的妈妈呀。
周末,女儿回到了家里,仍旧是那副沉默的样子,黄女士实在是忍不住了,她问女儿,为什么有压力不告诉自己,女儿很不耐烦的回答她:告诉你有用吗,你除了骂我,还会做什么。
听了女儿的话,黄女士懵了,她不知道事情为什么变成了这样,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和女儿重建关系,让女儿依赖她。
现实生活中,像黄女士女儿一样的孩子有很多,到了青春后,他们便减少了和父母的交流,但是也有一些孩子依旧和父母亲近,有网友表示,女儿每天都要跟她打电话讲述学校的事情,有压力也会告诉她。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的作者阿黛尔.法伯,做了不少测试,也组织了很多家长交流会。研究发现,孩子与父母关系的亲疏,并不在于年龄,而是沟通方式。并且,这种长大后还和父母亲近的孩子,通常生活在这三种家庭中。
一、父母思想开明的家庭
为什么90后的父母容易和孩子成为朋友,因为他们思想开明,老一辈的父母大多会约束孩子,用自己的保守思想培养孩子,不让孩子做这做那,也不尊重孩子的选择。
90后的父母就不同了,他们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同时也会支持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样的家长孩子当然会和他亲近。
换位思考一下,当你提出来要做什么的时候,父母直接不同意你做,你下次还愿意告诉他们你想做什么吗?
二、平时经常表扬孩子的家庭
小孩子是很好哄的,有时候你的一句鼓励就能让他们眉开眼笑,正在上一年级的小番茄数学考试不及格,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在学校哭了好久,回到家里,妈妈询问她发生了什么,孩子支支吾吾的告诉妈妈,数学考试不及格。
妈妈看了看卷子告诉小番茄:题好难哦,我们小番茄不会做很正常,然后耐心辅导孩子每一个题,孩子听明白了之后,妈妈就告诉她:小番茄好棒,这么难得题都做出来了,孩子听了妈妈的话之后,眉开眼笑,一天的坏心情也就没有了。
同样是家长,小土豆的数学也没有及格,妈妈看到小土豆的卷子非常生气,告诉孩子:你就是个猪,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有你这样的小孩太丢人了,听了妈妈的话,小土豆泪眼婆娑,拿起卷子走进了卧室。
我们可以想想,小番茄和小土豆长大之后,哪个会跟妈妈的感情好一些,自然是小番茄,家长要学会鼓励孩子,孩子想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鼓励他们,在他们失败的时候鼓励他们,而不是在孩子脆弱的时候火上浇油。
三、多和孩子交流沟通
聪明的父母总是善于与孩子进行沟通,青春期的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作为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聊天,帮助他们塑造自己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塑造孩子,要了解孩子的思想,在孩子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
你要经常和孩子沟通,孩子便会把你当成朋友,有什么心事也会告诉你,长大后自然也会跟你亲近一些。
推荐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给所有的家长,这本书中包含了许多测试题以及和孩子沟通的例子,想要更好地和孩子沟通,家长可以看一下这本书。
有时候话换一种说法说出来,对孩子来说味道就不一样了,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脚受伤了,但是他的朋友们要去旅行,他也想要去。
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妈妈非常高情商的说了一席话:朋友们都去了,但是你却去不了,这样确实不太好,妈妈也希望你可以去,但是医生要求你休息,一直到好了为止。
妈妈的话告诉孩子,并不是妈妈不愿意让你去,而是你的身体状况不允许,孩子听到妈妈的话,肯定也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而有的家长只会很凶的说:你别去了,认为孩子不懂事,这样的家长只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要想和孩子一直亲近,就要和孩子好好沟通,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相处。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这本书可以帮助家长提高和孩子沟通的能力,让家长和孩子更好的沟通,了解对方的想法,从而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