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北京医院的垃圾桶内,传出婴儿哭泣声,医生看到是一个两个头的婴儿后竟说:“这好办,刺一刀就好了!”
两个头在如今医学不算事 !产检能排查,就算后期手术也安全很多。那个年代,别说家长不相信,医生也不敢。
有位医生例外,这个人就是张金哲院士。
(相关资料图)
新中国成立前,婴幼儿得病的几率很大,尤其像白喉、猩红热等都是高发。最严重时,5个孩子可能有一个熬不过。
那时,曾爆发了皮下“坏疽症”。这种病只要被感染,只2~3天,孩子的整个背就会皮下化脓,100%的致命。
张金哲常见到很多人,前一天还在欢天喜地迎接孩子,可隔天孩子就没了。所以,张金哲工作之余就天天泡在书堆里,寻找解决之法,最后他总结出:把孩子的病灶处刺开,尽最大可能挤干净脓血,也许可行。
但是,医院中却没人敢冒险,孩子的父母知道要放血治疗也都不同意。怎么办?每拖一天就多几个无辜的小生命。
那些天,张金哲一面在研究皮下坏疽症的解决办法,一边为再次为人父的喜悦包围着,不幸的女儿也得了坏疽症。
就这样,小小的女儿被推进手术室,室外是母亲的牵挂,室内是老父亲给女儿的救命一刀。
结果,手术很成功,只剩下术后的护理就能康复了。整个过程,张金哲像水洗的一样流汗。
他给女儿剌这一刀,不只是给女儿生的希望,还关系到万千家庭的幸福。
他完成第一个皮下坏疽症的案例,当然也是全国首例后,坏疽症能被救治愈的事传遍全国。
1950年,30岁的张金哲成为第一个挂牌的儿童外科医生。开始时,没有一个病人,张金哲只能看看专业书,摆弄几件少得可怜的仪器。
日子天天过,张金哲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小病人,护工捡到一个奇怪婴孩,这个孩子有两个头,孩子就被送到了张金哲的面前。
张金哲看到孩子也是一惊,这哪是两个脑袋啊!分明是孩子脑膜的膨出,必须立马就手术,不然膨出物再进入鼻腔里,婴儿就更危险了。
手术开始,先是找到婴儿头部的病症,彻底根除它,然后再小心的修复好缺口。几小时后,手术才算成功完成。
随后,婴儿经过几天的检测,身体的各项机能都恢复正常,也能哭闹了。
张金哲能给孩子脑部做手术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孩子的父母闻迅而来,他们认为孩子能正常的活着,就是意外之喜。
也正是从这个手术开始,张金哲的门诊开启了长队模式,毕竟那个年代能在头上动手术,还是给小婴儿那得多么厉害啊!
1955年,张金哲调往北京的儿童医院担任外科主任一职,虽说那时我国的小儿外科已经开始起步了。但是,手术相关的医疗器械,国内根本就没有,外国严格控制着医疗器材对我国出口。
当时,国外已经能给婴儿静脉注射麻醉了,我们的新中国,却连根硅胶管都买不到。
刚好那时期,医生之间开始流行针灸麻醉的风潮,只是没敢在儿童身上用。恰好张金哲要动胃部的手术,于是他就嘱托学生们给他做手术时,可以先试试!
术后他说:针灸只麻醉皮肤表层,且麻醉时间过长,儿童身上不适合!
于是,张金哲又开始翻阅大量的医书,并与麻醉科的同事们无数次探讨试验,自创了基础麻醉,加局部麻醉的方法,让孩子不用经受插管的痛苦,既能熟睡,又可以自主呼吸。
很多人认为如今我们的病症多,在当时各项都不发达的情况下,更多疾病不能治,就算能治的也可能选择放弃。
先天性巨结肠就是其中之一,得病的孩子天生肠管不会蠕动,不会排出大便,最后孩子被憋死。
初期手术在患者肚子上造瘘,就是身上挂个袋子方便体外排便。如今可能医院随处可见,当时的人哪能接受!再说谁家有闲人和精力照看这样的孩子。
于是,张金哲在几平米的书房,再次开始研制医疗器械。特制的“张氏钳”问世,它能把肠子拖出体外,然后再手术。
后来,张金哲又造出50多种针对病症的医疗器械来。他没有申请专利,还鼓励大家去翻印。
可想而知,如今有多少是张氏系列器具,不管它们有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些工具都成功救治了众多的患者。
张金哲曾在当时医治死亡率有50%的时候,给自己定下目标:小儿外科1年内不会死人。
同时,他还制定了接诊要诀:对孩子要多哄少碰触,对父母则多教少替。
另外,他对孩子的关爱还表现在一些细节上,比如:自学小魔术,只为缓解孩子的紧张……
面对孩子家人,他都会来往起身迎送,即使后来已是多病的老人,早年切除大半的胃,心脏装了起搏器。
张金哲都坚守着“只有真正爱孩子的人,才能做好合格的儿童医生”。
2016年,96岁张金哲给学生们上了最后一节课,他依然倾情讲述,毫无保留,而前一天相伴70年的老伴刚走了。
如今,中国的小儿外科早已不是一无是处,在世界上都能站得住脚。百岁的张金哲虽不出门诊了,却依然最爱去医院溜达,他说自己还可以查查房呢!
他反复叮嘱后辈:“儿无痛,母不悲”。
医者仁心,如今祖国花朵的茁壮成长,离不开一届又一届儿科医生的千百倍付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理解他们,从而加入他们的队伍!
在此,让我们一起为张金哲院士们点赞!!
作者:紫木儿
编辑: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