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谁没听说过「宝妈群」吗?我在怀孕前N年就对这个词儿耳熟能详了。觉得那就是一群被激素冲昏了头脑,张口闭口只有孩子,而且还特爱头脑发热买买买母婴用品的人。她们面目模糊,无姓无名,「宝妈」就是她们共同的名字。
我笃定自己跟「宝妈群」这类存在永远都沾不上边儿。那时候在北京,开着我的胡同小院民宿,一到入夜就组织起露天电影,文艺片放着,小酒喝着,和一帮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聊着天,活得是满身的仙气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想着,就算哪天我当妈了,我也绝不进任何「宝妈群」。
然后这天就真的来了。
第一次被人叫「宝妈」,是刚怀孕不久。本来只想饭后消个食,因为好奇,我俩逛着逛着就逛进了母婴店。导购迎了过来,一口一个「宝妈」亲切地叫了起来。
「宝妈您要看看奶粉吗?这款羊奶粉,分子小好吸收,特别适合给刚出生的宝宝囤着。」
「宝妈您家纸尿裤都准备好了吗?这几款有试用装,护臀膏我们卖得最好的是这款,在您生产前都得准备好的哦。」
我尬着一张脸,尝试适应这个新的名字。推销不成的导购让我加群,我拒绝了,两手空空地逃离了母婴店。
之后没多久,去社区医院建小卡,做完各项检查后,医生让我扫了桌上的码,进去是健康余杭的母婴学校,她介绍了需要打卡学习的课程,然后顺手就点了下屏幕右上角,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一个跳转就拉起了微信,她淡淡说了句,加一下同期备产的孕妇群,有问题可以交流下。
这次没逃掉。
就这样,我加入了人生中第一个「宝妈群」。
我所在的这个群,是覆盖整个杭州地区的,预产期在第二年3-6月的孕妇群。
入群的准妈妈们,除了怀孕别无其他共同点。巅峰时期,群成员大概有300多人,粗略估计,活跃成员至少在100人以上,这在各类群聊里应该也是个相当佼佼的数据了。
抱着强烈的好奇,我没给这个群设置免打扰。很快我发现,群消息刷得飞快,但话题只有这么几个:产检信息交流、待产包准备、各类身体疼痛的讨论,以及家长里短。
前几个是每天全时段覆盖、人人都会参与的主要话题。
大家都准备在哪家医院生?糖耐检查要注意些什么?要做三维吗还是直接做四维?无创DNA必须要做吗?补的钙片和铁剂是哪一种,吃了会便秘吗?
待产包是自己准备还是买现成的?要提前多久准备齐全最合适?折叠小盆、刀纸这些到医院是不是真的用不上?一次性内裤哪个牌子好?宝宝吸鼻器要现在就买吗?
我的腰疼怎么缓解?吃什么孕吐会减轻?耻骨疼都走不路了怎么办?胃反流夜里灼烧感太强睡不着?胎动太频繁只能坐着睡?
我发现,针对这些琐碎而高频的提问,群里总有及时的应答。
图@韩剧《春夜》
仿佛总有那么一些活跃的准妈妈,每天从早到晚抱着手机蹲守,就好像在玩打地鼠的游戏一样,一有疑问冒出头来,就要迅速抡起锤子消灭掉。尽管每天都是些差不多的人,聊些差不多的话题,但只要没到孩子出生那天,这个群似乎就可以永远活跃下去。
我起初有点纳闷。很多信息不是都可以自己查到吗?为什么一定要在孕妇群里问出来呢?又为什么总有人愿意回答呢?后来有天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群里有个刚工作不久意外怀孕的准妈妈,她的孕反特别严重,而且在怀孕才5个多月的时候,肚皮上就开始长妊娠纹。
她每隔几天,就拍一张长了妊娠纹的肚皮的照片发到群里。
原本白白净净的肚皮上,分布着半根手指粗的、紫红色的纹路,有点像西瓜的花纹,但又不是那样的平滑。纹路绕过肚脐,一直延伸到小腹。
观感上令人不适。没人会把这样的照片发在朋友圈。
但在这个群里,没人会说丑,不仅如此,引发的众多回应里,大家询问、关心、安抚,把这位准妈妈的情绪照顾得妥妥帖帖。
这时候我意识到,孕妇群其实和某种特定疾病的病友群很相似。
图@韩剧《春夜》
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公开讨论的内容,在这些群里成为了可以畅所欲言的话题。比如「便秘」和「痔疮」,这是孕妇群里每天必聊的内容,如果想的话,甚至可以依照聊天记录的内容,制作群成员每日排便情况统计表。
背后的道理并不复杂。
怀孕是对新生命的孕育,但作为容器的孕妇,其十月怀胎的经历,无异于经历一场身心的大病。且这场大病所带来的「病耻感」,因为不符合迎接新生命的喜悦气氛,总是被小心翼翼地隐藏。
如同层层剥笋。准妈妈示人的形象,剥到最内核的一层,并不在家人和老公面前,而是在一个都是陌生人的群里。只有在孕妇群里,很多人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这位早早长了妊娠纹的准妈妈,也是群里最活跃的成员之一。除了分享了花肚皮照,她还会晒了自己水肿的小腿,把孕前的照片和现在的样子拼图来对比。
她分享很多家里的事。包括工作繁忙孕期也只能一周回家两三次的老公,完全不务家事的婆婆总是不打招呼就推开她房间的门。她说自己的事,也总是第一时间回应别人的消息,仿佛一只疲惫的考拉总是抱住大树一样,从早到晚长在群里。
图@韩剧《春夜》
除了包含着实用信息的日常讨论,家长里短尤其是婆媳关系总是会炸场的话题。
如果个把小时没刷群,再打开新消息数提示999+,多半是有人开始吐槽老公了。女性对情绪价值的需求,在孕期被千百倍的放大,无处排解的时候,孕妇群里的回应和安慰实在是莫大的诱惑啊。
群里一个非常年轻的准妈妈,总是在深夜发来大段夹杂方言的叙述,吐槽她和老公生活中的种种琐事,无论她什么时间发言,总有人秒回。这其中宽慰居多,有人提供实用的待产信息,也有人劝她离婚。几天后,她突然退群消失了。后来听说,是她老公操作的。
我也在群里活跃了一段时间。
孕产期的女性受到强烈的分享欲的支配,各种新奇的体验,无论好的坏的都急于和他人讨论。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发现自己受另一种「耻感」支配——受过良好教育的独立女性不该总是谈论孩子。
记得我们以前怎么评价那些总是晒娃的女性吗?
但是在这个群里,根本无须顾忌。每个刚生产完的孕妇,都可以全天候无限量分享自家幼崽的丑照,毕竟有激素加持,没人会觉得这些个又红又肿、比老鼠大不了多少的新生儿不好看。更没人会对你早已爆棚的母爱嗤之以鼻。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在这个群里获益良多。无论大家的阶层背景、文化教育或者生活环境有多大差异,三观不合、审美两极也没关系,在分享晒娃的强烈驱动下,所有人都一样。
女儿满三个月的时候,群里几乎所有妈妈都生完了。
这时,内卷悄悄来了。
第一个卷起来的点是:有的宝宝在月子里就可以抬头。
这不科学!毕竟科学养育指南和坊间经验都告诉我们:二月抬头,但是当看到群里晒出的别人家的视频:一个才20几天的,尚且红红的、皱巴巴的小人儿,居然真的稳稳抬起了头,而我看了看已经3个月了还只能软软的趴在枕头上的女儿,还是感到一阵懊丧和失落。
再接下来,还有翻身、戒夜奶、睡整觉、长牙、独坐、手膝爬……无穷无尽的幼崽成长里程碑等在前方。
「宝妈群」里卷得之精细,细化到某个月龄的某个阶段,进而定位在某个具体的动作上。在这种时候,曾经因为封闭和隐秘而倍显温暖的「宝妈群」,此时变成了焦虑的源头。
让我真正决定退群的,是一场关于如何定义「睡整觉」的争吵。
起初是两个妈妈在讨论,一个认为夜间入睡到醒来要满8小时才算整觉,另一个坚持说只要不吃夜奶了就算。后来陆续有其他妈妈加入,根据自家幼崽情况分别加入两个阵营,争论得不可开交。
而「宝妈群」以外,那些刚刚来这个世界不久的小宝贝们,正摆出事不关己的姿态,以自己舒适的速度,按部就班地成长着。
我发现只要置身妈妈群,就很少有女性不会被这种宝贝成长发育的焦虑裹挟。
幼崽初生,天分还未开始展现,与母体也未完全分离。在许多妈妈在潜意识里,都把幼崽作为由自己而生的、自身最优异的部分的代表,且对此抱有极大的期望。
所以一旦幼崽发育不及预期或不及他人,即使只是某一技能的掌握延迟了个把月,真实情况是有些宝宝跳过了一些阶段直接进入了下一阶段。比如有些不爱练爬却早早开始扶站的小家伙,但妈妈们的焦虑却无法缓解,在孕期曾彼此安慰取暖的孕妇群,此刻已正式蜕变成了超级焦虑的「宝妈群」。
而另一些因为信息爆炸,早已把群设置成了「免打扰」的人,也难免焦虑。
「因为会感到心虚,」有人这么告诉我。「看到别人在群里为了小孩子的成长发育积极讨论而我似乎‘漠不关心’时,我总会觉得,自己做的太少了。」
毕竟群里总有二胎妈妈们先人一步。
如果说孕期的体验还是千人千面的话,那么在生完后,二胎妈妈们则迅速「脱颖而出」。她们已经拥有了并熟悉各类养育的工具和小常识,和慌乱的一胎妈妈们不同,她们可以熟练应对幼崽的各种情况。其中一些更为勤奋的,还会超前分享这个月龄的宝宝还根本用不到的绘本清单和辅食食谱。
而每当群里有人提出一个简短的问题,比如,大家婴儿车都买什么牌子?
七嘴八舌回答的妈妈之中,总会有那么一个人甩出一张表格,各种品牌、参数、坐感、价格罗列得清清楚楚,甚至各平台的比价都有。
大家纷纷收藏,再发个谢谢的表情包。
至于那些清单、表格真的有多大用处?不得而知。但那些敏感的妈妈,会觉得自己做的太少了。仿佛在养育孩子这个全新的赛道上,一开始就落后于人。她们焦虑着免打扰了群消息,在一段时间的隔离后,手机内存不足的某个早上,最终退出了「宝妈群」。
退出「宝妈群」后,我迅速淡忘了这件事。养育本身或许就没有什么一定之规。一朵花的种子,无论灌注多少心力都无法长成一棵树,反之亦然。树有树的挺拔,花有花的美丽。那些曾经担心会错过的信息的海洋,一朝远离,生活反而更加秩序井然。
至于晒娃这件事,那就晒呗。山川湖海是人生,厨房与爱也是。
作者介绍
王小南,文学硕士,心理学学习者,现居杭州。出版旅行小说《圣地亚哥朝圣之路》。
最终我们都会找到自己养育的支撑点
同意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