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人们在出生后体验到的第一感觉,我们的亲密关系乃至生活中产生的很多情绪都建立在安全感基础上,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孩子生来就缺失安全感,尤其是父母要是经常做这5件事,更容易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01 婴幼儿期,孩子的需求得不到回应
(相关资料图)
人的第一份安全感来自妈妈。
婴幼儿期,孩子都很脆弱,天生对妈妈存在深深的依恋。
这个时期孩子的各种需求被及时满足,得到妈妈积极地回应,那么就会有安全感。反之如果妈妈对孩子的需求没什么回应,忽视甚至无视,即使孩子长大了,在潜意识中也会缺乏安全感。
有些人很害怕独处,喜欢待在人多热闹的地方,一个人时会觉得没有安全感。那基本可以判断他还是婴儿时,与妈妈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他小时候有很多需求得不到大人的回应。
当他独处时,潜意识里这种小时候得不到回应的场景就会出来,随之一种生存被威胁的恐惧感也会出来,使得他变得焦虑、害怕。
02 父母不带孩子或养育人不稳定
现在人们生活压力大,很多年轻父母因为工作忙,会选择在孩子出生后由老人帮忙带,带到上幼儿园或者年龄更大时再由自己带。
比如同事小丽,在孩子两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老家的奶奶家。开始的一周,孩子因为见不到妈妈天天哭得撕心裂肺,后来逐渐适应了新环境,也不再哭了。
分开一年后小丽把儿子接回身边,这时她发现原本爱笑懂事的儿子变得很陌生,总吵着要奶奶,经常闹到半夜,性格也变得胆小,看到人总会躲在大人身后。
这个代价对小丽来说是惨痛的,而这一年里孩子缺失的安全感,需要她花双倍乃至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才可能弥补回来。
03 父母关系不和谐
孩子对大人的情绪有着非常敏锐的感知。家庭氛围和谐还是紧张,孩子都能够感知到。因此,如果家里的大人经常吵架,特别是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都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即使孩子听不懂大人在吵什么,但不代表孩子感觉不到。
父母吵架,对孩子来说就是一场噩梦。
孩子会不由地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事情导致父母吵架,经常担心父母会随时分开,自己随时会被抛弃。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会变得如履薄冰患得患失,很难感受到爱与安全感。
04 父母过多地替孩子做决定
控制型父母在生活里并不少见,这种直接或间隔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破坏孩子安全感,让孩子失去尝试的勇气,变得畏首畏尾,胆小孤僻。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这种尊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值得的,是有权控制自己的生活,有权决定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关注孩子,但不能过多地替孩子做决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能够自己做选择和决定,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05 父母过度保护
笑笑的妈妈在生活里非常谨慎,从笑笑六七个月时,就会抱着笑笑在家里四处寻找“危险源”,比如桌子上的热水、开着的电器、锋利的工具。她还让笑笑一直待在家里,哪里也不许去。即使偶尔外出时,也会紧紧拉着笑笑,不让笑笑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担心被传染细菌。
安全教育和保护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比较危险的事物,比如开水、电或者高台,父母有必要告诉孩子要远离。但过度保护,还有对一件小事无限放大,对可怕事情的过分渲染,反而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同时,过度保护孩子,不让他与其他孩子接触,会导致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断层。现在不与其他孩子接触,等真正需要与人接触时,反而没了缓冲阶段,孩子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足以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影响孩子的一生。
安全感对任何人都无比重要,特别是在小时候。
如果我们在孩提时没能建立安全感,必然需要用一生去疗愈自己。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定要给他足够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