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剔式谎言挑剔教育下的隐形攻击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资料图)
今天的文章开始前,先请大家想象一个场景:
假如你的女儿现在上小学,放假期间她看到爸爸妈妈工作太忙吃不好饭,所以在家自学做饭,然后给你们送到单位吃。你刚送进嘴里,发现不太好吃,甚至有点难以下咽。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作何反应?
一种可能像网友@眯空的爸爸那样,吃得满面红光,连盘子底都没剩,一边吃一边夸,夸饭菜美味,夸女儿懂事。
也可能下面像这个女孩的爸妈一样,实事求是,明确表达不好吃。
那么问题来了,无脑夸,女儿会因此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吗?
不会的。眯空说,自己亲自尝了一口,差点被齁个半死。她满怀内疚,又对爸爸充满感激。也因为这件事,她和爸爸亲近了很多。
而那个被当面指出问题的孩子,伤心,生气,觉得委屈。跟爸妈的关系降到冰点。
同一件事情,两种不同的态度,呈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一个让亲子关系更融洽,一个则让亲子关系更破裂。
很多人可能跟后面这位妈妈有一样的想法:觉得女儿她小题大做,太自我太脆弱,没受过挫折教育,一句话也说不得。
可是站在孩子角度想一下就知道,孩子反抗的,是父母指出自己的问题吗?
不是的,他们不满的,是父母只看到自己的问题,忽略了自己的付出,是父母从来只有否定的态度,却从未有过一句肯定的言辞。
多少父母以为这种挑剔式表达是为孩子好,孩子应该感激自己的良苦用心,殊不知,每个人都很难理解甚至感激给他造成痛苦的事情。这种教育下,只会慢慢磨光孩子对父母的爱和渴望。
挑剔式教育,万万不可取。
父母为何“挑剔”?
一直以来,“挑毛病”被很多人看做是让人变好最直接的方式,所以我们从小便习惯了被挑毛病。
而当被挑剔的人成了父母,又会不自觉地成为喜欢挑剔孩子的人。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代际传递”。
简单来说,就是上一代的心理特征、行为能力传递给下一代的社会现象。
比如,父母如果在成长中常常受到棍棒式教育,他们往往也会用这样的方式教育下一代。如果常常受到挑剔式教育,他们往往也会习惯于挑剔自己的孩子。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中,提到了一位母亲的经历。
她说自己有个女儿,漂亮、优秀,懂事。
可她从未夸过女儿一句。
“我一直觉得严厉是为了女儿更好地成长,尽管这在她看来是吹毛求疵。”
直到青春期,女儿的反抗情绪愈演愈烈。母女关系也在一声声的挑剔中,僵化到互不理睬。
妈妈分外委屈,她觉得自己一片苦心,却没有得到任何感激。
为了缓和关系,找到痛苦的根源,她参加了一个心灵成长小组。终于在一次次反思中,看到了一个深埋已久的真相:
“在各种回避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我对女儿太过严厉,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的内在创伤。
父母早年离异,我跟着父亲生活,他对我也是如此挑剔。我做任何事,他总能找出点毛病,原来这么多年我一直耿耿于怀。
我一直不愿向里窥探,是因为它太痛了。我更不想承认,自己变成了和父亲一样的人。”
在心理学上,这其实一种强迫性重复。
妈妈对女儿挑剔,恰恰是因为她的潜意识还需要这样的境遇。
对于妈妈来说,她从小到大最熟悉的,就是充满挑剔的关系。
她把这样的情感模式,复制到自己和女儿身上,其实就是潜意识在找寻过往最熟悉的感觉、经历。
而这种“熟悉感”能够使人产生一种掌控感、安全感,哪怕它是无奈且痛苦的。
妈妈却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受害者到施害者的角色转换。
如果妈妈毫无觉察,依然对女儿我行我素,那么孩子很可能也会陷入这种强迫性重复的深渊。
在错误的轮回中,成为下一个施害者。
习惯性挑剔的人,常常用这句话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我对事不对人。
比如,很多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
我不喜欢你某个行为,某个特点,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必须改正,我都是为了你好。
父母自以为挑剔的是“事”,而孩子往往会觉得,是自己这个“人”被嫌弃,不值得被父母喜欢。
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身患抑郁症的蛤蟆先生。
他回忆说,父亲总是对他百般挑剔。每当他感觉委屈,去和母亲倾诉,却总会得到这样的安慰:“他是因为爱你才这样对你。”
心理医生想帮他释放愤怒,以此来疏通情绪。蛤蟆先生却说,自己是个不会愤怒的人。
“我只能想起父母的愤怒,而不是我自己的,父亲经常在我表现不好时,对我严厉挑剔。”
父亲的态度,让蛤蟆感觉到,自己是不被接纳的。
“他永远都是对的,而我永远是错的。似乎这么想的话,他对我的训斥就都变得合理了。”
他开始变得讨好顺从,取悦父母,甚至用浮夸、愚蠢的行为,来博得关注,结果却换来父亲更加严厉的挑剔。
久而久之,便陷入了焦虑抑郁的漩涡——
“我没什么价值,我的生活一团糟。”
父母口中所谓的对事不对人,在孩子看来,其实是“对事更对人”。
毕竟,事就是人做出来的,两者的界限又如何明确分开?
实际上,挑剔的本质,就是不爱、不接纳、不平等。至少在那一刻,这就是真实的内心写照。
可是,很多父母无法接受这种说法——
“我怎么能不喜欢孩子?难道我不是有爱的父母吗?”
所以,他们会以“对事不对人”为借口,一来,安慰挑剔孩子的自己:
“我只是帮他改正错误,我无时无刻都爱着孩子。”
二来,能够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父母的形象:
“我挑剔你,都是为你好。”
但这种“一边挑剔,一边说为你好”的行为,只会不断加重孩子内心的分裂。
日积月累,孩子很可能会像蛤蟆先生一样,丢失生活的意义、价值。
父母过度挑剔,会让孩子的内心充满批判的声音,变得不敢犯错,不容许自己犯错。
“只有不犯错,才是爸妈眼里足够好的小孩。”
久而久之,便很容易成为一个假性完美主义者。
简单来说,就是每天被失败的恐惧所缠绕、困扰的人。
而这种情绪,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深深的自我攻击。
比如,对自己要求过高,而容错率过低。
就像《老友记》中的莫妮卡。
在别人眼中,她漂亮、优秀、独立,可谓是处处完美。
但这些,只是莫妮卡对外的伪装。
其实她的内心深处,一直住着一个极度自卑的小姑娘。
她一丝不苟,只是不想给别人留下“否定自己”的话柄。
而这种假完美的性格,主要是源于她的母亲。
从小到大,母亲对莫妮卡总是各种挑剔,说她这也不对,那也不行,从未发自真心地夸过女儿一句。
即使在外婆的葬礼,母亲也能鸡蛋里挑骨头:你的头发怎么了,你的耳朵不够好看,你的皮肤该用面霜了......
母亲挑剔的言语,早已内化为莫妮卡潜意识的声音:即使我再好,也还是不够好。
这就是为什么,她明明已经足够优秀,却仍然深陷自卑的原因。
当然,假性完美主义者,除了向内攻击,也有可能向外攻击。
比如,对外界要求过高,不允许他人犯错。
网友@念之说,从小她就在爸爸标准严苛的制度下,顺从地生活着。
“稍有不满,爸爸就会对我摆脸色、冷暴力。”
可她结婚后,却成了和爸爸一样的人:
老公起床后不叠被子,生气;
老公衣服不挂在衣架上,生气;
老公做事有点墨迹,生气;
老公加班忘记说,生气......
其实,她对伴侣百般挑剔,不是真的嫌弃对方,而是嫌弃自己。
因为爸爸对她的挑剔式教育,使她产生了深深的不配得感,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美好的人和事。
而她这种看似过激的做法,其实是为了在关系中获得安全感——
我通过挑剔你,来提醒自己,你不够好,我配你绰绰有余,以此获得一种暂时的优越感和心理安慰。
挑剔别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想把自己内在不认同的,被挑剔的部分丢出去,投射给外界,这样就不会觉得自己很糟糕了。
想起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的感慨:
很多小孩从早上开始,父母就开始挑剔他。没有按时起床,饭没有好好吃,书包没有整理好,这道题怎么又错了......
每做一步,父母都要挑出毛病。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很喜欢挑别人的错,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被挑剔的愤怒。
自我嫌弃的高手,往往也是挑剔别人的专家。
当然,并不是说,孩子有错,父母不应该指正。
而是说,太多父母把“挑剔”当成了纠错的方式,只是一味地告诉孩子“你不行”,却不曾耐心引导孩子“应该怎么做”。
不过,就像前面提到的,父母这么做,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也未曾被接纳过。
但这不该成为父母“摆烂”的理由,智慧的父母,能够透过孩子来觉察自身。
要知道,我们投射在孩子身上的问题,恰恰反映的是我们的内在创伤。
因此,当我们总是挑剔孩子的时候,不妨先停下来暗示自己:
这是我的“内在创伤”被唤醒了,千万不要因为我的痛苦而去伤害孩子。我愿意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愿意无条件原谅我自己。
与此同时,也要学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爱和欣赏。
至于如何纠正孩子的错误,其实除了指责挑剔以外,我们完全可以找到更恰当的解决方式。
之前看过这么一个电影片段,深受启发。
小男孩弗兰克在新刷的白墙上又图又画,保姆简发现后立刻制止:
“弗兰克,快停下来,不可以。”
结果弗兰克非但不听劝,还生气地形容简是令人讨厌的女巫。
没一会,弗兰克的妈妈回来了,简赶紧道歉说,是自己没有看管好孩子。
妈妈既没有责怪保姆,也没有训斥孩子,而是笑着蹲下来问弗兰克:你在画什么呢?
弗兰克手舞足蹈地介绍起来:这是太阳,这是月亮,这是星星,我画得棒吗?
妈妈立马赞赏了孩子,我觉得太棒了,有趣极了。
肯定之后,她开始试着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只是我有一个疑问,你为什么画在墙上而不是纸上呢?
孩子很骄傲的说,我喜欢,这是我的艺术。
妈妈非但没有嘲笑,反而认同了孩子给自己的标签。并站在孩子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好的,艺术家,不过我觉得,下一次你也许可以画在纸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它放在镜框里,还可以把它放到画廊和美术馆里,让每个人都来看你的画。
可是,你画在家里的墙上,我们不能把它取下来啊,你能懂妈妈的意思吗?”
弗兰克立马赞同了妈妈的提议:那我现在要去拿纸画,我要把画留下。
整个“谈判”轻松愉快,不仅孩子从中找到了认同感,妈妈也达到了纠错的目的。
它的底层逻辑在于——
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定要先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能直接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他们。
就像提建议时,可以多用“我感觉”,而非“你必须”,这样就少了很多指责意味,孩子也就不会那么抵触。
正如《非暴力沟通》中说: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换位思考对方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亲子关系中也是如此。
其实父母所有渴望看到的美好品质,往往来源于这么一句话:
“宝贝,我知道你很棒、很努力,错了也没关系,爸妈永远在你身后,我们可以一起改变。”
转发文章,希望父母们能够明白:
育儿,本质上也是在育己。
放下挑剔式教育,是爱孩子的前提,也是爱自己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