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妈妈在看护宝宝时,都免不了发出这样的抱怨:孩子饿了、尿了也不会说,什么都不懂,照顾起来可真不方便。
其实在孩子能用语言表达想法之前,孩子的听力已经发育得相当成熟,大脑能处理的讯息的能力也与日俱增,尽管宝宝暂时“口不能言,手不能写”,人家心里可全都有数。
当初因为照顾糖果,我的睡眠严重不足,记忆力明显下降,这天老公要找一件衣服,我忘了收在哪里,就放下正在给花草剪枝的剪刀去帮老公。
(资料图)
当时忘了已经11个月的糖果就在身边,趁我不注意,她爬得那叫一个快,等我回过头来,眼看着糖果就要将剪刀抓起来。
我吓得声都变了,一边跑过来一边下意识地喊了一声“不可以!”说完我就后悔了,孩子那么小,怎么能听懂?可是她好像真的听懂了,乖乖地收回了手,一脸天真地看着我。
当时我惊魂未定地抱起孩子,一时分不清是宝宝听懂了自己的话,还是纯属运气好。
研究发现,婴儿在7个月左右就有了基础感知能力
传统的观念认为,孩子至少要到7岁后才能感知别人心里的想法。但最新研究却发现,孩子大概在7个月的时候就有了基础的感知能力。
婴儿首先要听到外界声音,然后试图理解其中含义,最后用语言对其作出反应,形成完整的理解能力,从最开始的做出反应到最后进行完整互动。
随着年龄增长,宝宝成长过程中对各项能力的掌握也会逐渐熟练,做出的反应也越来越明显。
宝宝多大能听懂话?比你想象中还要早
3~4个月婴儿会对身边人的声音形成记忆,尤其是对妈妈的声音尤其敏感,当妈妈在远处说话时,宝宝会明显表现出关注。4~7个月婴儿会对发出声音的东西表现出兴趣,并把头转向有人的那一边。10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主动发声,少数婴儿对妈妈呼唤乳名有明显反应甚至能做出应答。一岁至一岁半婴儿会开始说出简单音节,对于一些简单指令也能做出反应,开始表达想要某种东西的欲望。
超过2岁2岁是儿童语言高速学习期,许多妈妈抱怨此时的宝宝“嘴巴闭不上”,也正是在这种学习和表达过程中,孩子能快速地理解他人言行并做出简单互动。想让孩子尽早“懂事”,妈妈要注意三个细节问题
想让孩子尽快开口说话,对外界刺激进行回应,就要给孩子提供模仿的“范本”。
婴儿掌握语言、动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观察并进行模仿。
在与孩子互动、玩耍、对话的过程中,宝宝在悄无声息地学习。为宝宝提供的讯息越多,宝宝接受到的刺激就越多。
小朋友处于语言敏感期,教什么就学什么,因此一定要使用正规语言。
想让孩子的思维模式尽快步入正轨,在语言训练上从一开始就要把他当做大人对待,在家庭中尽量不用方言或其他不规范语言,以免对孩子造成误导。
书籍、绘本可以为宝宝展现很多现实生活中不常接触的东西。
合理利用故事书、绘本,扩大宝宝的词汇量,与宝宝一起对故事脉络、人物角色进行描述,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开发有很大帮助。
在与孩子互动过程中,父母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此时尽力不要把负面情绪宣泄到孩子身上,儿童天生对表情、情绪敏感,父母情绪会极大影响孩子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