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评论员 王晓娜
不能同频共振的爱,只会带来矛盾与伤害。
这两天,江苏南通,一名男生攒压岁钱给妈妈换手机,并准备记录下来,却遭到妈妈一顿痛批。手机店店主称,男生看起来已经成年了,买的展示机1400元,说是给妈妈的情人节礼物,男生妈妈应该是不舍得用,后来全额退款了。
视频里,男生妈妈表情严肃地批评了孩子,语气较凶。男生攒压岁钱给妈妈买手机,是孝顺感恩。而妈妈的一顿痛批,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孩子回报母亲的积极性。
如网友所说,“牺牲式教育”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社会了。“我爱吃鱼头,肉都给孩子”“父母省吃俭用都是为了你”……这种沉重的爱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与负罪感。
几十年前,人们能吃饱饭就行,哪能顾得上别的,可现在,至少挨饿已经极为罕见了,人们愈发重视精神需求,教育孩子也要注意心理层面。
网友批判的,只是男生妈妈的沟通方式,并没有否定她对家庭的责任心。我们无法想象别人面临的困难,妈妈不舍得花这1400块钱,可能也有她的苦衷。
买个手机送妈妈,在男孩这里,是仪式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妈妈那里,可能就是乱花钱,是没有合理规划。本质上,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一些没有转变教育观念的“中国式家长”,习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或许,男生母亲先肯定一下孩子的孝心,再讲清自己不想要这份礼物的道理,就不会引发这么多争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