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的理论,孩子会在三岁时实现与母亲的分离,并完成自己的个体化。
所谓个体化自我的形成就是心中住下了一个好的“我”和好的“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然而,生活中的很多成年人都没有完成与母亲的分离,甚至终其一生都和母亲共生在一起。
多数时候,这种共生并不是孩子的需求,仅仅是妈妈的需求。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家庭功能失调所致。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在做家庭治疗时,通过“家庭雕塑”得出一个规律——
健康的家庭会呈现出相似的画面:父母恩爱地肩并肩站在一起,共同祝福孩子走向独立,去寻找自己的世界。
而有问题的家庭也会有普遍的模式——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有问题的孩子。
父亲一旦缺席,母亲就容易去黏孩子,即便母亲没有主动黏孩子,孩子也会选择靠近母亲。
此时,孩子就会变得不再是孩子,而是成为母亲伴侣的角色。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孩子的童年已经结束。
相反,如果父亲一直在,且能正常发挥父亲的功能;
那他至少能在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使孩子与母亲的分离变得容易很多。
第一.父亲可以直接把孩子带出母亲包围圈。
孩子如果无法完成与母亲的分离,他就会陷入黏稠的关系沼泽,无法挣脱。
所谓沼泽就是母亲包围圈的象征性表达。
但凡母亲不想放手,孩子仅靠自己的力量得以挣脱的确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