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发现,研究生出现抑郁症状的概率是普通人的六倍。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研究团队对26个国家的2279名学生做了调查,40%左右的受访者出现了中度至重度焦虑症状,近40%的受访者还表现出中度至重度抑郁。这样的概率比普通人群要高得多。
一项新研究发现,研究生出现抑郁症状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六倍。虽然这不算出乎意料的发现,但抑郁症在世界各地的大学肆虐,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十分重要。研究作者在《自然》杂志上写道,这些数据“应该促使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思考干预策略”。
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健康科学中心神经学家特蕾莎?伊万斯带领的研究团队对26个国家的2279名学生做了调查,其中70%受访者为女性,28%为男性,2%为变性者。调查涉及的学科有56%是文科,38%是理科。在受访者中,40%左右的人出现了中度至重度焦虑症状,近40%的人还出现了中度至重度抑郁。
与之前对非学生群体的调查结果相一致的是,变性者、性别认识不清者和女性比顺性别男性更容易焦虑和抑郁。变性者和性别认识不清者感到焦虑抑郁的概率分别是55%和57%。在顺性别学生中,43%的女性感到焦虑,41%的女性感到抑郁。相比之下,34%的顺性别男性出现焦虑症状,35%的顺性别男性出现抑郁症状。
伊万斯称,这样的概率比普通人群要高得多,学术界应该敲响警钟。
读研的日子能把人逼疯,这点不难理解。漫漫长日、脱离社会和力不从心感,甚至可以让我们身边最积极的人崩溃。最终你开始不断自我怀疑,长此以往,焦虑和抑郁可能会难以治愈。
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改善研究生的工作生活平衡。在感到中度至重度焦虑的研究生中,有56%的人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维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24%的人认为两者很平衡。而在感到抑郁的研究生中,超过55%的人认为不能维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21%的人认为能维持平衡)。
与导师的良好关系也是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在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受访者中,只有一半人认为直系导师为他们提供了“真正”的指导。
伊万斯和同事在研究论文中指出,该研究最大的局限是,焦虑和抑郁的学生可能会更愿意参加此次调查,导致结果出现偏差。但即使只有四分之一的研究生抑郁了,仍然说明学术界明显存在问题。她认为大学应该重视这个问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管理时间,应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