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响应“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理念和外交战略的提出,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大局中,寻找新定位、展现新作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局面。对于教育者来说,使命更光荣,遵循更清晰,实践更深入。
新时代,新要求,新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国际交流合作确定为高校的重要职能”等重要论断,都赋予了教育对外开放新的使命和任务。这体现了党中央统揽全局、在国际化格局下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思维。
教育对外开放规划、行动战略纷纷出台,为教育对外开放树立了旗帜、指明了方向。国家层面上,2016年以来,国家先后下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纲领性文件,建立并完善八大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等。这些都表明党中央以宽广的国际视野面向世界谋划教育格局,携手各国促进世界教育共同发展。
中国教育与世界实现了深度融合。一方面努力“引进来”,不断汲取海外先进教育理念。中国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先后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另一方面大胆“走出去”,积极打造自己的品牌,向世界提供教育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1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4个教育机构和98个办学项目。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家。孔子学院、孔子课堂遍布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回国潮”再一次到来。因为中国拥有的巨大市场和发展机遇以及创业环境,散发着吸引人的光芒,海外留学人员回来,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术追求。既有动力、又有条件,再加上多年来国家吸引海外人员归国的种种措施,史上最大的“回国潮”势不可挡。
除了国家层面,地方也出台政策、文件,助力教育国际交流。江苏省下发了《新时期做好教育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在教育系统,江苏省高校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带动学科专业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江苏特聘教授计划”的目标是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处在学科专业前沿的领军型人才。目前,已累计选聘了396名江苏特聘教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配套政策,制定互相衔接的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及相关措施;为已经在海外的留学人员提供比较全面、综合、周到、方便的留学服务,让“回国潮”来得更猛一些;优化回国人员服务,为他们建立绿色通道,让他们回来办各种手续通畅一些,少走一些弯路;提供发展条件和岗位,让他们寻找更多适合自己的机会。
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下一阶段,江苏将以职教和高教对外交流为重点,扩大双向留学规模,提高留学教育质量,完善留学服务体系;提升涉外办学水平,继续加大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境外办学;聚焦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快高端人才引进;打造国际学术中心,通过支持国际合作科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举办重大国际学术活动等途径,使江苏成为吸引各专业领域国内外学术大师集聚的热土;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巩固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建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积极参与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