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沙燕儿、绘鼻烟壶、制传统艾绒……赶着放寒假前,北京现代职业学校办起“选课会”,邀请五十中分校、十一中学、景泰小学等东城区中小学负责人为中小学生“选课”。
去年起,北京现代职业学校全面停招,一百余名在校教师一边给未毕业的学生授课,一边组成7个项目团队,根据各自特长学手艺,开发了51门适合中小学生的课程,其中,14门传统文化类课程最受欢迎。例如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老师“转行”开设妙手丹青课,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分别推出风筝绘画、葫芦彩绘、勾勒马勺脸谱等传统手工艺创作体验课,让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语文老师则开发了古法制香课程,激发学生对传统香文化的兴趣。
学校转型最早要追溯到2015年6月1日。该校校长朱林海说:“职教转型是大趋势,我们是顺应变化,利用积累了数十年的职业教育资源,与《东城区青少年“文化·传承2030”工程实施意见》结合起来,开发职业体验项目,特别是传统文化传承类的课程。本学期末,已经服务了2.1万余名中小学生,其中超4成学生选择了传统文化课程。”
上个月,学校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委员会委员单位,最近,学校还聘请了金马派风筝传承人吕铁智、皮影收藏家周树飞等专家。朱林海说:“转型还在继续。目前,已经有二三十所中小学成为我们的‘会员’,有些是送课到校,有些是请孩子来校学习。今年寒假,我们所有老师还要完成一份寒假作业,研究新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设计贴近学生的新课程。”
一些学校已上门“求”课。“大约有七八所学校都在沟通,有些是希望专属定制。”朱林海说,“这类课程会持续一个学期,每周一次课。目前,一师附小等学校已经开课。下学期,五中分校等也将开课。”不仅是学校,东四街道等也纷纷邀请老师上门授课。